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南華大學師生取得防災士證照 深化實踐社會責任
2025-05-01
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災害風險加劇,佛光山南華大學積極導入「防災教育」與「韌性社區」理念,並於4月26日及27日成功培訓30位教職員生,通過內政部核定之「防災士訓練」,亦取得專業證書,為後續參與社區實踐及泰北國際志工行動奠定重要基礎。
內政部建立的防災士制度旨在提升民眾風險意識,並鼓勵民眾參與防救災工作,將自助、互助、公助能量導引至地方,進而強化地區災害韌性。防災士培訓課程需15小時訓練課程有基本課程及專業課程,包括基礎急救訓練、急救措施實作、防災士職責與任務等課程,並需要經過測驗合格後,方能取得防災士證書。
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表示,此次培訓由南華大學「擴散國際慢城學習-營造永續宜居城鄉生活」USR計畫與台灣生活環境安全與衛生學會、高默STA、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埔美教會共同舉辦防災士訓練,共有43位校內外學員參與。希望串聯國內外服務學習網絡,對接校內外資源,善盡社會責任。
南華大學USR計畫經理黃珮瑄指出,透過培訓可以更準確地認識社區需求,對接永續及慢食慢城的行動。此次校內共有24位學生、6位教職員參加培訓,於課程中針對平時減災、災時應變、災後復原各部分進行操作及演練。會中針對社區演練擬訂場域的防災計畫,並進行基礎急救訓練演練及測驗。訓練內容可以建立面臨災害的素養,並認識自助、互助、公助的各項措施。
主辦活動的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林俊宏表示,通過本次訓練,可以建立「氣候變遷與設計思考」課程的工具,師生不僅學習到災害的應變知識,更強調以「社區韌性」、「自助互助」為核心的行動準備力。
南華大學Young Green環境志工隊長蘇珮淇提到,這批「具備防災力」的夥伴,將前往泰國北部偏鄉村落,進行氣候變遷調適社會行動,防災士的訓練可以深入了解如何成為社區的力量,也會更有信心面對異地行動的挑戰。
南華大學致力於發展「身心靈健康、環境永續」的社會實踐方案,並透過「國際對接、在地實踐」培養學生的全球素養與在地行動力。本次防災士的取得,不僅是個人專業的提升,更展現南華大學落實SDGs、鏈結在地與國際的教育實踐力。
內政部建立的防災士制度旨在提升民眾風險意識,並鼓勵民眾參與防救災工作,將自助、互助、公助能量導引至地方,進而強化地區災害韌性。防災士培訓課程需15小時訓練課程有基本課程及專業課程,包括基礎急救訓練、急救措施實作、防災士職責與任務等課程,並需要經過測驗合格後,方能取得防災士證書。
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表示,此次培訓由南華大學「擴散國際慢城學習-營造永續宜居城鄉生活」USR計畫與台灣生活環境安全與衛生學會、高默STA、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埔美教會共同舉辦防災士訓練,共有43位校內外學員參與。希望串聯國內外服務學習網絡,對接校內外資源,善盡社會責任。
南華大學USR計畫經理黃珮瑄指出,透過培訓可以更準確地認識社區需求,對接永續及慢食慢城的行動。此次校內共有24位學生、6位教職員參加培訓,於課程中針對平時減災、災時應變、災後復原各部分進行操作及演練。會中針對社區演練擬訂場域的防災計畫,並進行基礎急救訓練演練及測驗。訓練內容可以建立面臨災害的素養,並認識自助、互助、公助的各項措施。
主辦活動的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林俊宏表示,通過本次訓練,可以建立「氣候變遷與設計思考」課程的工具,師生不僅學習到災害的應變知識,更強調以「社區韌性」、「自助互助」為核心的行動準備力。
南華大學Young Green環境志工隊長蘇珮淇提到,這批「具備防災力」的夥伴,將前往泰國北部偏鄉村落,進行氣候變遷調適社會行動,防災士的訓練可以深入了解如何成為社區的力量,也會更有信心面對異地行動的挑戰。
南華大學致力於發展「身心靈健康、環境永續」的社會實踐方案,並透過「國際對接、在地實踐」培養學生的全球素養與在地行動力。本次防災士的取得,不僅是個人專業的提升,更展現南華大學落實SDGs、鏈結在地與國際的教育實踐力。
最新消息
曼城佛光山冰皮月餅DIY工作坊 傳遞中秋佳節溫情
2025-10-07墨爾本佛青中秋下午茶 凝聚青年力籌備ANZBYC
2025-10-07花好月圓慶中秋 里斯本佛光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
2025-10-07印尼佛學院中文師群茶敘 溫情滿溢感動人心
2025-10-07佛光山中秋朝山禮佛 感受信仰的力量
2025-10-07史丹佛大學攜手西來寺 舉辦南加首場家長工作坊
2025-10-07新加坡佛光山齊心獻藝感恩夜 譜寫慈悲與和諧
2025-10-07怡保佛光人歡慶佳節 凝聚信仰與溫情
2025-10-07冼都禪淨中三好兒童藝術營 藝動童心
2025-10-07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禪學與淨土.禪師與禪詩6-5
2025-10-07
相
關
消
息